時間:2009.07.18
地點:屏東縣客家文物館
紀錄:潘怡伶

前言
由李允斐老師提出的「客委會逐夢計畫」已屆四年,從九十四年度起到九十七年度已送出六十七位築夢者到世界各地去實踐夢想。
李允斐教授是客委會各大審查中的重要審查委員,且在南部研究客家文化頗具代表性,六堆生活學院很榮幸邀請李老師來為青年朋友講解與分享此計劃。

從「築夢」到「客家」
「築夢」可以牽連到「築夢者」,就是「who」;「那跟客家有什麼關係?」、「而客是guest(客人)還是Hakka(客家)?」李允斐老師詢問台下眾多年輕朋友們,就老師的想法而言應該是以客人的涵義來概括,人也必定有歷經作客的經驗。
當人作為客人所有的感官、敏銳都會跑出來,因為你到的是一個異地的環境。而從guest變成Hakka時,「家」的定義就變得有趣,很多東西因此習慣了、敏感度降低了,也因而停滯;然而若以guest的心態,是流動的、遷移的狀態。
「在台灣、在我們身邊有一群築夢者,他是誰?不一定是客委會的築夢計畫者,但就是有這麼一群人。那些新移民的築夢者,例如外籍新娘、外勞等,我們怎麼去看待這些築夢者?」
「人類歷史上『築夢』這件事情一直在發生,因為飢餓迫使人類移動。」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飢餓史
歷史學家曾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飢餓史。」如同祖先從閩粵跑到台灣為了討生活、新移民懷抱希望嫁到台灣,甚至是全球化下台商到大陸開工廠,這些無不訴盡了在飢餓與貧困當中為了生活而所有的移動。
就如同老師在課堂中所說,「年輕人如你們未來的市場在哪裡?屆時你們所面對的不是羅曼蒂克的出國這件事,而是要正視『飢餓』這個攸關生命之事。」李允斐老師以南島語族為例,它西邊最遠到非洲馬達加斯加等地、最東可以到南美洲的復活島,遷移路線跨越了整個太平洋、印度洋,在人類浩瀚的海洋上島嶼間來回穿梭是為了什麼?而在聯合國無形文化遺產列名中,即列入了其中兩條重要的航道,即使只是船過水無痕的海面,卻因為紀錄與重視而有了獨木舟、木板遺留的陳跡。
又如伊斯蘭教在全球是分佈最廣的宗教,如非洲幾乎都是伊斯蘭教的信徒,為什麼在那樣一片的土地可以有這麼多信教的人群?可以發現「越殘酷的環境可以使人走得越遠」,因為要活下去。
當哥倫布1492年發現新大陸,整個歐洲就開始向外擴散;就像路上常見的外國背包客學生,休學一年闖天涯,這可以說是歐洲的歷史文化史觀。過去農奴時代,「城市的空氣是自由的」觀念,說明了只要肯衝出去,哪怕是莊園裡的農奴都有自己一片從返自由的天。

要去哪裡築夢?
如果每個孩子甚至是剛滿月的嬰孩都可以這麼自在的出國,那麼我們築夢的意義在哪裡?又或者面對地球繞了將近三分之二圈的競爭者,築夢者要如何在眾多國家中選擇?要如何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突出中選?
「只要離開台灣就有希望,」在這麼多的國家中、夢想裡,只要離開台灣、只要有雙腳踏出去的勇氣就有機會。

評審是一種感覺
評審的選擇就是一種感覺,「只要感覺對了、只要對築夢者的計畫覺得不錯,我們就送你出去了。」

演講結束了也相信在年輕朋友的身上留下築夢的企圖與計畫,每一雙踏出去的腳與突破的勇氣都來自築夢與尋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oudue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